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4年第11期
编号:10593741
临界性重型肝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4年第11期
肝炎,临界性,重型肝炎,中西医结合
     【摘要】 目的 对重型肝炎(急、亚急、慢性)在前驱期时的症状、体征、检验及肝脏病理各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定义为“临界性重型肝炎”并进行中西医治疗。方法 应用大剂量中药茵栀黄及赤芍加味,结合西药复方益肝灵片、甘利欣、酚妥拉明及凯西莱针剂静点治疗,取得一定疗效,并运用中医辨证论治进行了中药加减。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70.8%较对照组(45.8%)高。结论 早期诊断、中西药的早期治疗对控制重型肝炎的发生率和提高存活率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关键词 临界性 重型肝炎 中西医结合

    我们在1990~2002年期间,经过临床观察发现重型肝炎(包括急、亚急、慢性)在其发病特点上均有前驱期的出现,既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急性发作,迅速发生严重肝功能衰竭,表现在肝炎症状逐渐加重,黄疸急剧加深或达深度,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PTA)降至40%或更低等,经护肝及对症治疗效果不理想。一般临床分为早、中、晚三期 [1] ,在早期症状、体征、肝功能、B超、肝脏病理检查异常、有重型肝炎先兆时,我们定义为“临界性重型肝炎”,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经过应用大剂量茵栀黄及赤芍加味,共治疗106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组年龄22~64岁,平均38岁,男71例,女35例,均为住院病人,37例有明确肝炎病史,病程1个月以上,106例中急重肝24例,亚重肝38例,慢重肝44例,乙型肝炎71例,丙型肝炎14例,甲型肝炎3例,戊型肝炎9例,乙、丙型肝炎混合感染9例。对照组72例,男61例,女11例,均为乙、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

    1.2 病例选择标准 所选病例除参照1990年“上海会议”及1995年“北京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外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338 字符